匠人匠心│魏建芬:潜心科研多建树,绘出植物芬芳图
发布时间:2022-05-07 字体大小:小 中 大
魏建芬,抖圈绿化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副主任,主要负责植物新优品种开发及容器苗栽培技术研发工作,入职十余年来,她潜心科研,勇克难关,秉承匠心,坚持创新,取得成果累累,为企业的科研创新做出了积极贡献。
潜心科研创新,收获成果丰硕
自从2011年进入公司,十余年来,魏建芬坚守科研一线、不断攻克技术难关,取得成果丰硕。
宿根植物资源圃
她先后主持及参与企业自主立项项目15项,承担及参与市级以上科研及示范项目12项。建立球宿根植物种质资源圃,收集保存球宿根植物资源500余种;攻克多个新优花园植物品种的扦插繁殖技术及容器苗栽培技术,掌握了冬青、樱花、木绣球等多个难生根植物品种的全光照喷雾扦插技术要点,建立了冬青类、南天竹类及球宿根类等多个新优品种的容器苗培育技术体系,为子公司种苗生产及容器苗培育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女贞新品种‘易丰’
樱花新品种‘彩云’
主持起草省级工法2项,参与制定地方标准2项,获新品种授权7项,授权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9项,发表论文16篇,出版专著1部。
主持及参与的科研项目荣获两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等。
作为团队负责人,魏建芬在做好自己负责的科研项目的同时,还带领植物研发团队建立樱花、冬青等种质资源圃5个,保存种质资源600余份,组织申报新品种56项。
星空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一份份沉甸甸的“成绩单”,是魏建芬无数个日子辛苦付出的结晶,也到水到渠成的结果。
日复一日坚持,凝心聚力奋进
对于科研工作者而言,没有任何一项科研是可以迅速出成果的,每一项成绩的背后,都是无数次的反复尝试,是无数个日子的默默坚持。
德国鸢尾
2012年刚开展球宿根植物开发项目时,魏建芬对品种的适应性及栽培管理措施还不够熟悉,尤其是国外引进品种,适应性的了解及驯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比如德国鸢尾,对种植基质的透水性要求很高,前期刚引进来,用了常规栽培基质,恰逢梅雨季,因为基质透水性差,导致植株越长越差;此外,外来植物备受本地虫子“青睐”,防范工作不到位,植物的叶片被吃的一塌糊涂。一个个问题出现在眼前,魏建芬很着急,不断分析和寻找原因,尝试各种对策,装了捕蝇灯,虫害问题解决了,换了栽培基质,透水性问题解决了,植株终于正常生长开花,魏建芬心里的石头也落了地。
紫菀
金鸡菊
冬青炼苗
在宿根植物容器苗培育环节,魏建芬也带领团队做了很多尝试。多穗条直插,可以保证产品株型饱满,缩短产品培育周期;紫菀类、金鸡菊类等春季修剪,可以延长花期,满足销售部门多季销售的需求。在冬青组培苗生产中,为缩短室内培养时间,降低生产成本,魏建芬和团队成员尝试开展冬青瓶外生根试验,6月下旬完成生根剂浓度筛选试验,批量中试正赶上7月份高温季,只有愈伤的冬青组培苗在这种季节炼苗,挑战性还是很大的,炼苗期温湿度控制及遮阴管理是技术关键,在大家的细心呵护下,炼苗成活率达到90%,实现了冬青苗三季瓶外生根产业化生产的目标。
对于魏建芬而言,这么多年在科研的道路上遇到的难题很多,但性格乐观的她,遇事从不轻言放弃。她特别喜欢“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会走的更远”这句话,认为方法总比困难多,多沟通多交流,和团队成员齐心协力,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魏建芬(右)在实验室工作
作为项目负责人,魏建芬注重团队的力量,不断提升团队的凝聚力。许多项目都是需要团队合作,魏建芬会结合项目需求,将各项工作具体落实到每个小伙伴手里,引种,育种,栽培扩繁……大家各展所长,紧密配合,保证每项工作都出色完成。十二五桂花育种专项每年的年度汇报,专家综合评分成绩都能进入前三名,项目结题、成果也得到专家组的一致好评。
添彩园林画卷,助力行业发展
将研发产品推广应用,助力城市生态建设和推动行业发展,创造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经济价值,是科研创新的意义所在。
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浙江园中的新优植物应用
2021年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浙江园中的新优植物应用
魏建芬带领团队培育出的新优植物品种和容器苗产品,被广泛应用于2016年G20峰会景观绿化工程、2017年第九届中国花卉博览会、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2021年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等城市建设项目和行业重大展会中,多次获得中国花卉博览会新品种类银奖、室外展品类银奖、科技成果类(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铜奖等多个奖项。
在致力于新产品、新材料不断推广应用的同时,魏建芬还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和经验汇集整理,以现场培训或公益直播等方式与同行分享。
魏建芬带领学员现场讲解
她多次受浙江省种植业管理局、杭州市林业科学研究院、杭州植物园、杭州市临安区农林中心等单位邀请,为林木种苗管理人员、花卉苗木种植经营者等做新优植物品种介绍和容器苗栽培技术培训,累计培训8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