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植物新品种保护路在何方?2018新年开启新探讨
发布时间:2018-01-11 来源:中国园林网 作者:吴文娟 字体大小:小 中 大
近年来,世界对植物新品种的依赖程度日益增加,研究开发多种多样的植物新品种,对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需求起着关键作用。然而,在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需要加以解决。
2018伊始,一场以植物新品种保护为主题的“2018植物新品种保护国际研讨会”在杭州召开,会议共分为实地考察、植物新品种选育与测试技术研讨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研讨会三部分。1月9日,在经过前一天的考察参观后,由国家林业局植物新品种分子测试实验室主任郑勇奇以及来自东亚植物新品种保护论坛秘书处的Akira Nagata先生共同主持的植物新品种选育测试技术研讨会在杭州三立开元名都大酒店举行。
会议现场
会议开始,农业部种子管理局种业发展处副处长厉建萌,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副会长、植物新品种分会理事长王伟对本次大会进行致辞。
厉建萌处长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去年一整年农业部在植物新品种保护、培育、推广方面取得的成绩以及下一步工作的计划。并指出,“自1997年中国国务院颁布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以来,特别是新修订的种子法实施以来,中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地位不断提高,保护体系不断完善,植物新品种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法律制度框架基本建立,审查、测试体系逐步完善,维权执法不断加强,国家交流合作日益深化。希望在座代表以本次会议为契机,加快对新品种的保护,推动新品种事业再创辉煌。”
农业部种子管理局种业发展处副处长厉建萌
致辞中,王伟理事长表示,自中国加入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以来,已经建立了植物新品种研究、选育等机制,培养了一批专门人才,建立了植物新品种管理体系。经过20多年的努力,中国植物新品种保护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植物新品种申报数量也逐渐增加,从事植物新品种选育和推广应用的企事业科研单位也日益增加,从业人员队伍不断壮大,新品种保护发展事业已经走上了快车道。这次研讨会邀请了东亚植物保护论坛和植物新品种保护成员国相关的专家、学者、官员,共同加强植物新品种保护,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东亚论坛各国间的协同合作。
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副会长、植物新品种分会理事长王伟
随后,三位国际新品种选育专家就如何培育新品种、如何加强新品种保护等问题与大家交流共享,开启了“新新相惜”的国际专场。
莫尔海姆月季与贸易印度公司执行总裁Theodorus Ruijs先生介绍了莫尔海姆月季育种经验,并针对“新品种保护上有哪些进步?”“新品种究竟要有哪些质量?”“新品种要有怎样的保护和支撑”等问题进行探讨;绣球育种Sakamoto园林公司总裁Tiamchai Phimma先生从育种者和生产者不同角度谈论了与育种相关的议题,并分享了自己在绣球花育种方面的成功经验;来自日本粮农研究组织种苗中心负责人Tsukasa Kawakami先生围绕“日本DUS测试及品种权保护执法措施”的话题向与会人员详细介绍了NCSS机构(National Center for Seeds and Seedings)是如何促进新品种的检测测试以及如何对育种者提供支持等多方面问题。
莫尔海姆月季与贸易印度公司执行总裁Theodorus Ruijs先生
绣球育种Sakamoto园林公司总裁Tiamchai Phimma先生
日本粮农研究组织种苗中心负责人Tsukasa Kawakami先生
在三位国际新品种大咖的精彩分享后,来自我国的6位植物新品种研发行业的专家、学者也就自身多年在新品种领域探索过程中总结出的经验与大家进行分享。
国家林业局植物新品种分子测试实验室主任郑勇奇首先向与会人员介绍了植物新品种的发展趋势以及当下面临的挑战,并就新品种发展如何寻求国际合作,如何寻找新机遇进行解读。随后,来自浙江人文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研究院院长陈煜初、棕榈生态城镇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监赵强民、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工程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安巍、甘肃省林业科技推广总站教授级高工何丽霞、浙江理工大学园林学院教授胡绍庆一一介绍了荷花、四季茶花、枸杞、牡丹、桂花等新品种的选育及发展趋势,将本次植物新品种保护研讨会的氛围推向又一个高潮。
国家林业局植物新品种分子测试实验室主任郑勇奇
浙江人文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研究院院长陈煜初
棕榈生态城镇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监赵强民
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工程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安巍
甘肃省林业科技推广总站教授级高工何丽霞
浙江理工大学园林学院教授胡绍庆
会议最后,所有的报告专家聚集一堂,交流经验、分享信息、探讨问题,为新一年新品种的研发培育开启全新的保护之门。
据悉,本次会议受国家林业局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委托,由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东亚植物新品种保护论坛、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植物新品种分会主办,抖圈绿化股份有限公司承办,浙江理工大学风景园林系协办,来自荷兰、日本、越南等国外机构、企事业单位的官员,专家,企业家,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新品种研发团队等100余人参加会议。